近日,人民日报一份微调查显示,国家科研设备共享措施推进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弊端。“那么多先进设备,有的一台就要上千万,却贴着保护膜封存着。”北京中科飞鸿科技公司产品经理杨思川在参观了几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实验室后感到有些无奈。
企业遭遇:先进设备看得见摸不着
“这些设备我们买不起,也无法租用,在实验室里闲置着,真是太可惜了!”杨思川惋惜地说。
中科飞鸿是一家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生产设备数量不足、装备老旧等问题一直制约着企业研发。而躺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实验室里沉睡的科研设备,不仅种类齐全,而且技术先进,“比如有些微观的东西,我们的设备看不到,这里的不仅能看清楚,还能分析得很透彻”。
“如果企业能用上这些设备,就能研发出更多更好的产品。”杨思川有这个愿望,但也明白实现起来很困难,这些科研设备属于国有资产,是不允许随意租借或变卖的,“这么好的资源,我们看得见却摸不着。”
中科飞鸿的境遇并非特例,它是全国数以万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缩影。
院所难处:政策虽鼓励操作有雷区
面对企业的希望,高校和科研院所也有难处。一位高校实验室工作人员透露,很多设备是从海外进口的,根据相关法规用于教学科研的仪器设备进口享受免税政策,但也意味着设备使用必须严格限定在“教学科研工作”,不能随意面向社会开放,否则就违法违规了。
社会有需求,制度有壁垒,怎么办?2014年底,国务院印发《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做出了推进科研设施与仪器向社会开放的决定。
但政策往往存在“最后一公里”难题。“我们的设备很多是对外开放的,但主要在科研院所之间。”清华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负责人表示,设备开放目前仍处“擦边球”阶段,政策上有鼓励,但操作起来还有些“雷区”。
与此同时,在现有的高校职称考评制度下,与企业合作的横向课题在职称评定中权重很小,影响了科研人员与企业合作的积极性。
地方探索:搭平台促进产学研合作
如何让企业用得上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设备?如何实现产学研深层次推进?业内专家认为,由政府牵线构建一个开放共享平台是一大方向。
在这方面,北京海淀已有不少探索。2006年起,中关村启动了开放实验室工程,目前已有近200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实验室纳入其中,企业可以通过平台“找实验室”“找专家”“找设备”。中关村开放实验室既当好“红娘”,搭建企业与实验室之间的沟通平台,又做好“保姆”,对设备开放等相关合作进行补贴。据悉,该工程已经激活了北京地区价值几十亿元的高端科研设备,供示范区企业在合理范围内使用。
下一步,海淀区将依托自身科教优势,进一步挖掘和释放这方面的潜力,对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巨大需求。海淀区区委书记崔述强表示:“海淀区将在体制机制上加大为中小科技企业服务力度,在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服务等方面推出新举措,不断激发中小企业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的原发活力,加快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
值得期待的是,根据规划,国家将用3年左右时间制定统一的评估标准,所有符合条件的科研设施与仪器都要面向社会开放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