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探索科技前沿,离不开高精尖的科研设备。不久前,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研发出大型高精度光栅刻划机,并制造出世界最大面积的高精度中阶梯光栅,我国战略高技术相关领域所需的光栅不再受制于人。此前,我们只有根据别人提供的光栅来设计光谱仪器,不仅性能逊一筹,科学发现也往往落在后面。
科学仪器是科学研究的“先行官”。当前国产光谱仪器弱势的处境,正是长期以来我国科学仪器行业研制创新能力不足、中高端设备严重依赖进口问题的集中反映。以至于有人感慨,我们虽然能发表世界级的论文,可以“上天入地下海”,但如果科学研究的基本工具做不好,与科技强国相比,总感觉还有差距。
在同等工艺和设计条件下,科研仪器性能的优劣,往往考验的是机械加工的精密度和各个零部件整体的配合度。采集相对重力数据,要用到一种相对重力测量仪,国内用到的基本是美国一家公司的产品。一位科技人员说,这个产品的最大奥妙不在于它用了什么神奇的材料,而在制造中能将弹簧弹力控制得恰到好处,弹簧的精度令人叹为观止。而在这些方面的不足,正是一些国产科学仪器处于行业中低端的原因之一。
科研仪器研制、生产涉及方方面面,制约其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是一国整体的基础研究和基础工业能力。这些领域的改善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非一朝一夕之功。目前,在设计、工艺水准同等条件下,若想提升科研仪器的竞争力,一个重要的途径是在机械加工精度等方面多琢磨,提升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甚至用“笨”办法弥补材料等硬件方面的短板。长春光机所研制团队,面对现成零部件缺失、精度不够的问题,以工匠般的态度,精益求精,采用土办法,手工研磨出比数控机床加工精度更高的零部件,才得以做出了大型高精度光栅刻划机。
当然,鼓励要下得了“笨”功夫、有工匠的劲头,并不是倡导回到手工时代,这在大规模生产时代既不经济也不现实。我国科学仪器要“出人头地”,关键在提升基础研究和工业生产能力,要有对细节极致打磨、较真的劲头。科学仪器的研制不单是计算机上的图纸模拟和测算,更少不了那些看似重复的机械化工作,一些“笨办法”亦不可小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