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化妆品引起的不良反应数量逐年增加,近年来,化妆品不良反应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尤其是不断上演的在化妆品中发现违禁物风波,如在洗发水中发现致癌物等事件,使化妆品安全性问题一次又一次地出现诚信危机。据卫生部门提供的数据,原本相对安全的化妆品,随着美容院和直销化妆品的增多,其不良反应病例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让消费者很受伤。
化妆品不良反应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健康,除可引起常见的面部、毛发等部位的接触性皮炎外,有时还可引起多部位、多种类型的不良反应。使用化妆品如果出现问题,如何鉴别是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还是因使用者皮肤敏感而导致的个体反应?记者了解到,卫生部已在全国范围内指定了21家医院,作为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如果消费者认为自己使用化妆品受到伤害,可到这21家医院中的任一家医院进行鉴定,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化妆品不良反应包括化妆品接触性皮炎、化妆品光感性皮炎、化妆品痤疮、化妆品皮肤色素异常、化妆品毛发损害、化妆品甲损害等6类。其中,化妆品接触性皮炎占70%~90%;化妆品痤疮发病率占3.5%~10%;化妆品皮肤色素异常发病率约为化妆品不良反应的10%~50%。
普通消费者可能都有过使用某种化妆品后皮肤出现瘙痒或刺痛的感觉,这就是化妆品的不良反应。化妆品引起的不良反应中,有90%都不是过敏,只是皮肤刺激,比如皮肤有刺痛、痒的感觉。只要有不适症状,就应该立即更换品牌。而一旦找到用起来安全而且感觉舒服的化妆品,就不要轻易更换,因为经常换化妆品,过敏的几率就更大。
专家介绍说,化妆品中常见的过敏源有香料、防腐剂和染发剂。其中香料是引起化妆品过敏的最常见的过敏源,有30%~45% 刘玮指出,化妆品不良反应主要有四大发病原因:第一,化妆品卫生质量不合格,如违规添加禁用物质或限用物质超标;第二,消费者具有过敏体质、选择化妆品不当或使用不当;第三,标签、说明书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尤其是目前电视购物和美容院服务中对所售化妆品存在较多夸大宣传:比如一些美白祛斑产品的广告,演员使用后像去了一层皮一样那么嫩白、洁净,这都是明显地夸大了化妆品使用效果的;第四,美容院对消费者施用化妆品不当,延误就诊和处理不当是造成化妆品皮肤病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之一。
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开展也能进一步指导消费者正确选择和安全使用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仅仅是化妆品安全性评价数据来源之一,与检查、检验、试验研究等共同构成安全性评价的技术支持系统,其作用是发现可能与化妆品相关的不良反应,而最终风险因素的确定、恰当的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则需要多部门共同完成。
因此,开展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发挥监测工作的效能,真正起到保障消费者健康的作用,需要多部门间有效沟通、共同合作。我国原有的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在卫生系统内完成。收集信息时,消费者到医疗机构完成诊疗,由经过资质认定的单位按照明确统一的诊断标准试验,确定后再由专业人员上报。这样的信息收集程序保证了报告的真实性,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数据的规范性,使得信息可利用性增加;信息利用由原卫生部的相关职能部门反馈给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