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名为《开发商竟称“考古跟迁坟一个样” 河南百余座汉墓遭破坏调查》的文章引发网友广泛关注。据悉,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在相关部门的纵容之下,河南汝州市将一综合性文化广场项目“狸猫换太子”,变成了房地产开发项目。更令人扼腕的是,施工方将具有重大文物价值的汉墓葬夷为平地。
耗费巨大心力研发仪表去保护的项目竟“一文不值”?
想到仪表小编前几天还写了《仪表“进军”神秘考古界 严谨帅气当合格“保镖”》的文章,今天看到这篇新闻,心情倍感复杂,更不敢去揣测那些奔赴一线、披星戴月的考古工作者的心情。别的行业不说,单就仪表行业近几年来针对考古工作而研发投产的仪表产品而言,我们耗费巨大财力精力去保护的文化遗产,在某些人眼里,也只不过是“迁坟”。
耗费巨大心力研发仪表去保护的项目竟“一文不值”?
那么文物保护是否真就与城镇建设相冲突?社会进步又是否真的容不下一座古墓呢?
早在2014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就提出:提高城镇建设水平,“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句“记得住乡愁”着实生动贴切。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的是千篇一律的城镇,模板化的高楼和毫无文化底蕴、苍白的“新”。南方没有小桥流水的诗意,是铺天盖地写字楼;北方没有豪放粗犷的随意,是铺天盖地写字楼……
因此,这里的城镇化建设融入“乡愁”显得无比可贵。城市发展固然重要,但保留古物,让城市有积淀,有底蕴,有“乡愁”才是真正意义的“家”。
除了在城镇化建设中融入“乡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呼声日上,国家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深。2016年6月成功通过的《文物知识分析与设计素材再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3项课题,就已经彰显出我国在文物保护方面的决心。
这个自2013年开始到2015年结束、历时三年、耗资近两千万的项目中,也不乏有仪器仪表的身影。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网络与媒体实验室自主研制的高精度结构光三维扫描仪、古代壁画高保真自动采集系统、航模摄影大场景三维重建系统;天津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信息技术实验室的古建筑测绘和数字化、古代壁画病害监测、中国木板年画等民间美术文化遗产信息化保护与展示等,如此耗费心力研发仪表,不过是为了保护我国文化“根基”。
城镇建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文物保护是为了铭记历史,追本溯源,然后更好的生活。所以,城镇建设与文物保护并不冲突,社会进步容不下一座古墓的想法更是可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世人逐利的本性,古人向来看得透彻。“蝇营狗苟,驱去复返”,逐利无可厚非,但为了蝇头小利,舍弃“根基”,实在得不偿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