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国家大力推动第三方检验检测业务发展,当外资实验室在中国不断扩大版图的同时,国内检验检测实验室也出现了虚假繁荣现象。
虚假繁荣显现 2017检测实验室发展方向分析
目前,我国实验室数量众多,规模普遍偏小,竞争力较弱,为生存剑走偏锋的机构并且不鲜见,失去了诚信也扰乱了市场。那么,处在时代变革期的第三方检验检测实验室,该如何在机遇与挑战下找准位置?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良性发展?针对上述问题,国家认监委实验室与检验检测管理部监督管理处处长谢澄作出相应的回答。
我国检验检测行业目前发展到哪个阶段?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可能会向什么方向发展?
谢澄:我国检验检测机构数量众多,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且规模不大。在有限的市场容量下,会出现许多问题,并且影响行业发展。但我方需要有信心熬过这个阶段。现在,国家为服务业提供诸多扶持政策,对检验检测业发展有利,但机构数量膨胀也很快,竞争在不断加剧,一些不正当竞争的出现,是检业行业必须经历的阵痛阶段。检验检测毕竟是小众行业,很多法律并且不健全,而人们对产品质量需求却不断提升,检验检测需求比原来还大。虽然近几年经济环境不太好,但检验检测业仍在发展,必须是由速度到质量,需需要靠技术支撑。
其实,国外必须做检验检测的机构很少,除大型机构外,也有很多小检验检测机构,但它们不必须做检验检测,还做其他业务。比如设计、策划、咨询等综合性服务。事实上,必须有综合多元化的服务才会有生命力,单纯做检验检测可替代性太强。而国内检验检测机构大多必须做检验检测,少量机构做些研究。现下,我国检验检测市场行政色彩依然很浓,有很多限制,而外资实验室在中国限制很少,必须需要在商务部备案,到哪都能设立机构。我国的机构尤其体系内机构,跨区发展业务很难,国企管得也严,没那么灵活,必须能眼看着外资机构迅速发展。当外资机构把市场占满,我方想占也难了。
当前,高校实验室、企业实验室都有市场化趋势,您认为应该怎样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把这些实验室资源利用好?
谢澄:高校实验室综合能力较强,高精尖设备多,人员素质高,对疑难测试提供解决方案是其长项,尤其对难做的大项目和把新领域的研究转换成检验检测结果,高校有其优势。一般实验室投入不了那么多,研究也没那么深。但高校最大的问题是体制,高校的设备都属于各个系及学院,都是老师和学生优先使用,设备使用并且不充分。所以它的优势和劣势都比较明显。而目前高校取得资质认证的才会60多家,很多高校实验室想独立对社会开放,虽然技术能力可以,但质量管理非常差。如果把质量管理抓起来,体制理顺,我认为高校将来也是一个有力竞争者。
还有企业实验室,我国中小规模企业几乎没有质检,个别有的,也形同虚设,但大品牌一般都有实验室,有的实验室投入很大,水平相当高,但在对社会提供服务时必须能吸引它的上下游客户,服务范围有限。如果将来国家对其有所引导,在未来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在行业内有垄断话语权,也不排除设立独立的专业检验检测机构。
处在变革时期,很多体制内的实验室被分离出来,在市场上真刀真枪的比拼,您认为,这些实验室面临的主需要问题是什么?需需要哪些改变?
谢澄:不管什么机构,在面对市场竞争时,需要找准自身定位才会能生存。据我了解,一些刚从体制里分离出来的实验室,日子过的捉襟见肘,都认为是上级给的业务量不够导致。他们还在沿用以往的思维方式,不去开拓市场。其实很多地方政府都在招商引资,需需要实力强劲的检验检测机构作为卖点,但地方政府也不知该去哪找,双方必须一墙之隔却不知道彼此。其实很多体制内检验检测机构,过去积累了雄厚实力,必须需要到市场挖掘,问题很容易解决,才会像捅破一张纸那么简单,但很多地方都画地为牢。
这方面应该像外资实验室学习。我记得在2005年时,中国当时有1800家实验室,竞争异常激烈,这种情况下,仍不断有外资实验室来咨询在中国建立实验室事项,那时候普遍认为,中国本土实验室业务量都不够,外资还有什么必需要再挤进来。但现在看来,情况并且非我方当初所想,一是外资做进出口业务,他的信用较好,中国实验室替代不了;二是外资进来后又挖掘出很多新业务,让我方了解还有其他检验检测需求。
去年认监委开始尝试互联网+监管模式,对实验室的监管有哪些帮助?还需需要做哪些工作来完善?
谢澄:2015年,国务院开始推动信用体系建设,用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来提高诚信,对检验检测行业同样适用。过去出现假报告才会处罚相关实验室,这些实验室还会换到其他地方继续从业。包括监管,从前如果查到某个机构违规,如果时间久远,可能会因为相关工作人员调离转岗等因素,使监管信息流失。今年的监督检查,全部通过手机移动端进行现场检查、拍照、录入结果、上传,数据全部实现电子化,后续还会把能力验证、申投诉、评审、在线检查、年度报告、统计等,纳入进来,这样可以看到每年的评审、监督检查、能力验证等情况。
此外,我方还鼓励第三方机构建立检验检测报告上传到银行数据库进行收集,其实并且不容易。但中国社会需需要诚信,未来竞争才会是诚信竞争,这也是建立诚信的机会,而且检验检测报告放在报告银行里有安全保障,没有经过许可别人看不到,存到一定时期后,比如10年,可以请专家做评估分析并且评级,才会像国外金融信用评级那样。有检验检测需求时,对检验检测机构的判断也更容易,检验检测市场也能导向良性循环。以上这些都可以由第三方来做,政府也无需插手。
监督检查是控制市场的最底线,是为杜绝欺诈和违法违规行为,做互联网+也是为政府信息公开更加方便。将来还会做检索平台,大家可以上网检索监督我方工作,监督检查会更加公开透明,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机制也能够建立起来。比如出过假报告的机构,再到工商注册登记申请另一家机构,才会能查到他的违规记录,申请才会会受限,包括贷款和其他方面也需要受限制。在当事人意识到出假报告的代价后,才会不敢再出,行业诚信才会提升上来了。但我方需需要非常浩瀚的数据支持,需需要做大量基础工作,必须靠互联网+积累数据。
这样看来,需要实现监督检查信息化,数据收集才会尤为重需要,那会通过什么方法来实现?
谢澄:之前想过,让各单位及专家报数据,但不太现实,所以还是得通过工具来实现。比如我方平时通过手机订餐,订了什么菜、用什么方式去付、消费多少钱,后台都有记录。把这些数据集中才会能分析出诸多信息,口味偏好、消费水平、未来消费方向等都能分析出来。我方的工具是监督检查和专家用的工具,道理是一样的,不管谁用完工具不需报数据,工具会自动收集。将来还会搭建能力验证平台,参加能力验证时,必须需要到平台把参加的项目填上,把样据寄过来,输入结果即可,无需向认监委报验证能力,认监委便会自动获得。2017年,我方会把监督检查APP的应用在一些省作试点,再推行给全国各地执法人员使用。我方需要学会利用现代技术,学习互联网思维,今后的监督检查工作才会能更高效。
2017年,认监委在实验室监督管上还会有哪些新举措?
谢澄:2017年,我方会延续2016年的工作,把“互联网+”进行全面推进。除需要求所有实验室统计2016年度数据外,今年还需要求报年度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包括资质认定质查表,都进入软件系统,实验室全部到网上上报。今年的监督检查会把传统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一是在某些省市选择实验室进行抽检;二是和相关部门组织联合检查,还会联合公安部和环保等多部门联合检查。此外,还会在纺织、建材、食品等领域组织技术比武,一些领域的检验检测中心数量多,技术水平较高,组织技术比武对技术提升有激励作用。
检验检测实验室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良性发展?具备一定实力的检验检测机构如何走向国际化?
谢澄:我个人认为,体系内的机构需要想走得远,应尽快改革转成企业,最好是混合所有制企业。拖得太久,到时外资实验室把市场充分占领后,生存会更难。另外,很多机构都想做大做强,但需要因人而异,因为扩张有风险,人多不好驾驭,矛盾会增加,管理会更加不易。况且在中国条块分割明确,这点暂时无法改变,迅速扩张会树敌很多,压力会很大,而在现有体制下,设备来源、业务来源和资质管理,都需要受各部委影响。从长远看,体制内的机构,一定需要保障员工收益,如果工资上不封顶,才会会调动员工积极性,才会能有发展。此外,诚信和规范非常重需要,不少机构都处在“熬”的阶段,必须有坚持底线,才会能熬得出来。那些熬不住的,才会会看重眼前的蝇头小利,虽然来钱快,但关的也快。据我所知,很多前些年没业务的机构,现在都熬过来了,他们坚持诚信,之后大企业都找了过来。
再有,需要有国际意识,国家的一带一路是非常好的机会,那些比我方落后的国家,其标准、合格评定体系远不成熟,是我方输出标准、技术、检验检测资源的好时机,眼界和业务量都会提升。另外,欧洲近几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一些实验室的经营无法持续,是抄底的好机会。中国品牌在欧洲做检验检测不被承认,用当地品牌做检验检测才会被承认,而一两百万的购买价格,对于国内很多机构是能承受的,再雇些当地人,把国内员工派过去学习,走当地市场,并且设立分支机构,才会会逐渐走向国际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