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一部名为《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在央视播出。Bilibili网站上,《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点击量接近200万,弹幕数超过6万条,一度成为热点话题。这部电影用一种更年轻与平实的视角望进古老故宫深处,通过文物修复的历史源流,近距离展示了稀世珍宝的“复活”技术、文物修复师的日常生活与修身哲学。《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意外走红,让文化遗传保护重新进入了世人眼帘。
《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印发
文化遗产是华夏文明历史延续的血脉,是时间长河遗留的瑰宝,作为世界上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度,我国进入“十二五”以来,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七大创新成果开启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篇章。其中最关键的部分便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填补了行业空白,研发系统装备,提升了专业效率和科学化水平。借着行业发展的奇迹,2017年2月21日,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文物保护关注度提升 无损检测仪器需求凸显
《规划》中指出,文物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规划》中特别强调要加强文物科技创新,在技术方面,要加强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加快文物保护装备建设。其中特别指出,要开展考古调查与发掘专用技术、无损分析检测和多技术协同探测技术研发,构建考古现场保护体系。在《国家“十三五”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中也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科技创新体系,聚焦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保护修复、传承利用和公共文化服务4个重点方向,致力于在基础研究、重大关键技术、国产专有装备和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无损检测仪器需求凸显 全力护卫文物事业
“十二五”以来,我国文物事业取得显著成就,为“十三五”战略规划奠定了有力的基础,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显然仍存在着许多技术瓶颈等待突破。20世纪中期“科技考古”学派的兴起,打开了检测仪器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展现拳脚的大门。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对水下考古等方面也十分重视,强调基于激光、声呐成像、磁力探测等多种技术的研发;对于环境监测传感器的研发同样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在水质监测、土壤监测传感器的帮助下,更快速的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
文物保护修复病害检测、关键修复技术和材料,以及预防性保护相关技术的科技攻关等问题,仍旧是“十三五”工作展开的重点难点,因此,要求着重提升文化遗产价值认知的科技支撑能力,包括在遗迹遗物探测、文物信息提取、文物价值挖掘等方面,集中突破天地联合遥感遥测、考古预探测智能机器人、复杂环境中的水下文物探测与判别、高环境适应性水下文物监测、精准测年、无损/微损检测、等核心关键技术20项以上,初步构建文化遗产价值认知技术与装备标准体系;突破考古调查、勘探、发掘便携式仪器及工具包、文物无损/微损检测装备、非金属文物探测器、水下文物监控浮标、水下蓝绿激光探测器、水下3D成像声纳、湍急水流条件的水下考古调查机器人等专有装备;形成相关方法、技术与产品等系列标准,建设30个高水平研发基地,大幅提升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重点领域持续创新能力。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文物事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文物保护利用的任务更加艰巨,文物工作责任更加重大,文物资源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文物事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科技考古将是考古领域的潮流趋势。无损检测仪器也将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智能化的不断扩展,引入了大量无损检测仪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等高端设备,这些都为文化遗产保护产业注入了全新的血液和蓬勃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