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手持式应变仪工作原理 |
|
来源:西安仪表厂 日期:2025-4-14 |
|
手持式应变仪是一种常用于测量结构或材料应变的便携式仪器,其工作原理基于机械测量和比较的方法,主要利用弹性元件和机械放大装置来实现应变的测量,以下是具体介绍:
安装脚标:在需要测量应变的结构或材料表面上,安装两个固定脚标。这两个脚标之间的距离称为标距,是应变测量的基础长度。一般来说,标距是固定且已知的。
仪器连接:将手持式应变仪的测量装置与两个脚标相连。当结构或材料受力发生变形时,两个脚标之间的距离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弹性元件变形:应变仪内部有一个高精度的弹性元件(如弹簧等),当两个脚标之间的距离变化时,会带动弹性元件产生弹性变形。弹性元件的变形量与所受到的力成正比,而这个力是由结构或材料的变形传递过来的,因此弹性元件的变形量与结构或材料的应变存在对应关系。
机械放大:由于结构或材料的应变通常非常小,直接测量弹性元件的微小变形比较困难,所以手持式应变仪通常配备有机械放大装置(如杠杆、齿轮等)。这些机械放大装置可以将弹性元件的微小变形进行放大,以便于测量和读取。
读数显示:经过机械放大后的变形量会通过指针、刻度盘或电子显示屏等方式显示出来。通过读取显示的数值,并结合已知的标距和仪器的校准系数,就可以计算出结构或材料在标距范围内的应变值。
例如,当结构在受力作用下伸长时,两个脚标之间的距离增大,使弹性元件受到拉伸而变形,机械放大装置将这种变形放大后传递到指针或显示屏上,显示出相应的读数。根据读数和相关参数计算出应变值,从而了解结构或材料的受力变形情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