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产仪器企业收入增长为18.10%,利润增长15.28%。随着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国产仪器企业将从过去十年的‘急功近利、低价低质、无芯(无核心技术)、无底限’转变为未来十年的‘有企业家、有工匠、有创新、有文化’。”主题为“新常态新思维新竞争”的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2015学术年会近日在贵阳召开。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秘书长曹乃玉在大会上作了“分析仪器企业调查报告”,该报告是基于调研走访了大量国产科学仪器企业的基础上所做的总结。
科学仪器的自我装备水平是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国产仪器行业的巨大进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振兴国产科学仪器产业的计划。2011年,中央财政首次在科学仪器研发领域投入13亿元,启动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和国家重大科学仪器研制专项。北京市与上海等3省市以及教育部等11个部门一起被纳入首批试点。3年来,已有“极端特殊环境下材料及构件试验评价科学装置研制与应用”等科委推荐的14个项目在科技部立项。
2012年,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科学仪器开发培育项目启动,以期挖掘利用平台资源优势,主动引导各类开放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促进成果转化等各类主体的产、研、用结合。共动员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国家级、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203家次,仪器研发生产企业机构等227家次参与到培育项目中。
此前,首都科技资源服务曾被形容为“一边捆着草,一边饿死牛”。如何让“沉睡”的科技创新潜力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北京市科委进行了系列顶层制度设计,着力搭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探索促进共享首都科技资源、共同发展的“北京模式”。自2009年6月以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上价值192亿元的3.84万台(套)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共享,促进了500多项较成熟的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仅2014年就有10670家企业享受到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的各类服务,服务合同额达20.56亿元。
2015年,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检测与认证领域中心设立了国产检测仪器设备验证与综合评价服务平台。目前,一个覆盖仪器研发、生产、应用三个环节的全过程、全链条的创新服务平台,一个致力于检测方法、标准研究服务各类创新主体发展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已经形成。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减速换挡”期,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也是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新常态”下,国产科学仪器行业面临怎样的挑战?又将如何走出一条新路?
处境——国产科学仪器屡遭排挤
长期以来,国产仪器与进口仪器之间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副理事长李跃光介绍,近年来,国产仪器与进口仪器之间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2012年到2014年,逆差分别为170亿、166亿和177亿美元。
“我们很想买国产仪器,价格上肯定合算些,但根据我们的经验,国产仪器用一段时间后很容易出问题。所以,宁可多花一点钱买进口仪器。”一位从事病毒研究的科研人员这样说。想必这也是我国许多仪器用户的共同感觉。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建立起门类较为齐全、体系较为完整的仪器仪表工业体系,成为全球第四、亚洲第二的仪器仪表生产国。但大而不强的特征十分突出,总体上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
中国科协曾经做过一个针对国产仪器和进口仪器的调查。在技术上,现有国内中低档产品大部分可替代进口产品,但高档产品的可靠性指标(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与国外产品相比,约相差l—2个数量级。在测量精度上,现有国内产品与外国产品一般相差1个数量级。
不过,这一现象在近些年已有很大改观。
近十年国产科学仪器和国外产品在价格、质量和性能上差距不断缩小。中国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从2006年设立自主创新奖,九次评选活动中,国产仪器获金奖产品63项,银奖产品81项,获奖产品都具有创新点明显、技术水平高、难度大的特点,达到或接近国际同类水平。
然而,技术进步却没有带来相应的销量增长。低档同质化竞争、招投标“遭排挤”、国外隐性技术壁垒制约等因素造成当前国产科学仪器处境尴尬。
北京先驱威锋技术开发公司总经理范飞坦言,曾在一地级市药监局的招标书中见到“要求仪器支持七国外语”的说明。标书并不是根据实际需要写,而是为了排挤国产设备,把特定指标故意写高。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专职副理事长李跃光认为,未来几年间,我国检测机构、工业项目、重大科技专项、新药研制还将采购大量进口仪器。如果这些检测数据、工艺参数等信息均被国外大量掌握,对我国的信息安全不利。
求变——科学仪器走出实验室的“深闺”
印象中,科学仪器是科技工作者在实验室里用来做科学研究的工具,精贵又神秘,甚至有几分娇气,和普通老百姓基本上不搭界。
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提升与相关技术的进步,各种科学仪器已经跳出传统的科学实验应用范畴,向着在线、现场应用和自动检测现场应用等新方向快速发展,并与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等结合,形成更精密、准确、快速、可遥测、无污染的现代化测控新科技,科学仪器行业开始脱胎换骨。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已成为一个科学仪器不可忽视的发展方向。
智能手机APP、拇指大小光谱仪、3D打印技术、大数据时代、个性化医疗……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整个仪器市场的发展增添了一股新鲜强劲的活力。我国科学仪器行业也更多地面向民生、服务民生。原本“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科学仪器正
在慢慢揭开面纱,走进医院、超市、菜场,对环境、农产品、食品、药品等进行安全检测,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国产快速检测设备在我国检验检疫一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北京西站检验检疫局局长曹永斌介绍说,结合实际需求,北京西站检验检疫局联合普析通用共同开发了3款快速检测设备,并配备GPS及GPRS模块、平板电脑快速检测终端等,实现了数据动态监督,有效解决了列车上快检过程中读数难、记录难、判断难的问题。
而食品安全检测仪、酶联免疫分析仪、煎炸油品质检测仪、重金属检测仪、土壤水分检测仪等各种检测仪器已广泛应用于百姓生活,甚至其中一些仪器已经直接进入家庭。智能手机超声波系统,可以让准爸妈随时看到宝宝模样;最无厘头的鬼魂电磁场探测器,据说特别适合老宅探险;最受女生欢迎的当属皮肤含水量测量与紫外线监测,随时提醒皮肤的补水和防晒……
“其实,对于大量食品质量安全检测项目,大多涉及常量和微量的检测分析,没有必要都使用进口仪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高级顾问蒋士强研究员表示,“对于中国科学仪器业而言,行业脱胎换骨的转变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企业应该抓住机会,加大研发力度,积极拓展市场,从而改变进口科学仪器主导市场的现状。
机遇——踏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节拍”
今日中国,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共舞,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火热展开,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的新动力。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机遇,科学仪器行业也在思考和行动,以期获得更好发展。
创业板的出现,给仪器业带来了不小的发展机遇。聚光、天瑞、博晖创新、先河环保、雪迪龙等以科学仪器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上市,获得了更方便的融资渠道,资本行为开始在科学仪器领域活跃起来。
在资本市场上,最亮眼的莫过于中国科学仪器企业对外资企业的收购。2009年到2015年,中国仪器企业总共收购的国外企业超过十家。一反中国科学仪器企业“弱、散、小”的形象,国产科学仪器企业逐渐开始了与国外企业的正面市场竞争。
进入到2015年,国内科学仪器企业对国外企业的并购明显提速。中国仪器企业并购的方向发生了一些变化,市场和渠道不再是最主要的获取内容,更多的是对全球领先的核心技术的追求。
2015年6月,博晖创新全资收购了质谱公司Advion,Advion是几十年基于LC/MS专长的质谱和微流控系统的领导者,其所研发的小型质谱仪是专家预言的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国内外的顶级用户中好评度很高。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收购行为渐多,也说明了一些企业在多年的积累中逐渐取得了技术和市场的优势,从而为资本青睐。总的来说,最近发生的几起收购质量开始走高,中国企业收获颇丰,目标已转向了具备世界级竞争水平的核心技术。利用国外先进技术,来达到提升自己的目的。
在此次的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2015学术年会上,普析通用、博晖创新、天美科技、先河环保、海能仪器等5家国内知名科学仪器企业高层齐聚“新常态下企业引领的科学仪器产业竞争高峰论坛”,就“资本行为对促进企业发展的利弊”等议题进行了探讨,分享了对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前景的思考。
一位仪器企业的老总表示:“我们这种草根出身的企业,没有什么积累,在企业经营相对困难、市场发展机会又大的时候,资本市场给了我们机会,资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也有企业家表示了担心,“资本市场的可怕在于急切需要获利,会特别短视。不容许花几年的时间去投入研发。”“收购只是一个手段,但有些东西是买不来的,研发是一个企业看家的东西。”
给力——助推国产科学仪器跨越式发展
为促进国产科学仪器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启动了一系列振兴国产科学仪器产业的计划,助力国产检测仪器的发展,为国产检测仪器的发展搭建对接和交流平台。“科技部近几年和财政部一起共同设置了国家重大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已陆续投入几十亿元,启动了多批项目推动大型仪器的国产化、产业化和示范化。”北京市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国家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我国国产科学仪器的发展环境将更加优化完善。
而北京作为我国科学仪器产业聚集地之一,拥有多家国内科学仪器行业的领军企业和具有发展潜力的创新性企业。北京市科委因此将更多目光投向科学仪器产业,尤其是具有发展潜力的科学仪器企业,并为这些企业提供长期的、持续性的扶持,给企业长大、做强提供良好的“土壤”。
北京市政府发布了《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年)》。该计划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提出了坚持围绕重大民生需求,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产业;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生态环境,深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围绕创新链和产业链布局创新资源,深化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与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坚持突出创新导向,积极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加大科技创新储备,积极培育先导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北京市科委搭建的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检测与认证领域中心目前正在开展国产检测仪器设备验证与综合评价服务工作,通过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构建面向企业产品的验证与综合评价服务平台,营造服务于企业厂商的创新环境,在社会管理层面推动企业发展。不仅是为更多企业和实验室搭建互动交流、学习平台,也承载了助推国产仪器设备自主研发、自主创新发展的梦想,开辟了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途径。
该平台建立了客观、公正、有权威的第三方检测平台,集中对国产化仪器进行各种实验参数的认证,为国产仪器设备的推广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权威数据,有望进一步促进国产检测仪器行业的发展。
北京市科委副主任郑焕敏说:“充分利用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的实验室资源,搭建服务于仪器厂商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做好检测服务业与仪器研发产业共同发展的桥梁,打造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为资源支撑的国产检测仪器设备验证和综合评价的服务体系,培育面向民生领域重大需求的仪器设备验证服务的新经济增长点,服务更多的企业,助力国产设备发展,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
“下一步我们希望做好三个梳理,第一是梳理仪器企业及其产品,鼓励企业积极申报拟研发的仪器,我们把这些仪器进行有序分类,根据企业主营业务、市场拓展的需要,来分轻重缓急地加以安排。第二是梳理检测机构对仪器及自身资源的需求,从市场的需要、重点检测的技术支撑,对仪器设备需求进行梳理,形成对仪器设备厂家的牵引。第三,利用首都条件科技平台的500多家重点实验室,在前两项工作的基础上,对高端设备资源能够提供仪器检测验证服务的能力进行梳理。这三个目录协同对接,全面铺开。”郑焕敏信心满满,“我想这个平台计划,不单纯是面向北京市的企业,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各地的国产仪器设备,都可以通过我们的平台得到服务。”
相关文章推荐
活塞式压力计:乌海市质计所日前新增
活塞式气体流量装置
仪器仪表测量性能及技术指标知多少?
仪器仪表行业面临“拦路虎” 中小型企业该如何逆袭
详解:新规程活塞式压力计
|